English

《复活的圣火》梦里寻它千百度

2000-02-17 来源:光明日报 龙 飞 我有话说

1997年初,我在《天津日报》“文化雨”版看到一则“编辑荐书”,推荐广州出版社的新书《复活的圣火》,其副标题是“俄罗斯文学大师开禁文选”。“开禁”二字让我眼睛一亮,再往下看,“本书汇集的作家是走在世界文学前列的大师——布尔加科夫、古米廖夫、阿赫玛托娃、曼德尔施坦姆、布罗茨基和索尔仁尼琴……”这正是我研究的课题,我一直在苦苦搜寻第一手资料。由于资料匮乏,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。所以一见到这条消息,我便高兴得叫了起来。

我马上去寻找这本书,但跑遍天津各书店都没有。我认识书的编选者王守仁先生,过去也曾相互交换过自己的著作。我想实在买不到就厚着脸皮找王先生讨一本,我真给他写了封信。王先生回信说他也只有两本样书。我又想,到出版社邮购或托在广州工作的姐姐买,但不知出版社的邮编、地址和书价,只得给王先生打长途一一询问清楚。为更保险,我托姐姐去买。姐姐回信令我失望:出版社已卖光!我不甘心,继续想办法。有了,我正为花城出版社翻译一本小说,托同我联系的那位秦编辑帮我买,圈内人总该有办法。秦先生回信仍让我失望:书的责编是他同学,然而责编手头也无书。最后秦先生写了句广州人常用语:“不好意思啦。”

唉,这书怎么如此难寻,我下决心一定要搞到。忽然,我灵机一动,《天津日报》推荐时印有书的封面,那么报社一定有这本书!而我同那位编辑庞先生仅有一次电话之交,找人家借书是否太唐突了点儿?但我还是给他写了封信。庞先生回电话说他有这本书,可以借我,并说本周末他还去北京买书,若见到就替我买一本。我听了心里暖洋洋的。几天之后,我如约去取书,心想,向一位不太熟悉的朋友借书,怎么表示谢意呢?还是以书会友吧。我带了几本自己写的书。报社离家较远,我拉着丈夫一块打车去。到了编辑室,人家正在开会,我同庞先生在门口交换了书。他告诉我去北京没买到,我连声道谢就离开报社了。丈夫说:“附近有个南楼商场,去逛逛吗?”他觉得出来一趟只办一件事有点亏,而我怀抱着这本来之不易的书,不愿去商场,不愿破坏我的好心情,说,“咱们还是回家吧。”

在车上我双手捧着书,它虽然只有400多页,但我觉得沉甸甸的,沉甸甸的。因为里面荟萃了11位受尽摧残、甚至遭到毁灭的文学巨匠的作品,这些文学曾经带过镣铐啊。

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包上书皮,然后一头埋进书里,一口气将它粗读了一遍。这本书资料丰富而珍贵,但它是别人的,我还得想办法去买啊。我挑出书中对我最重要的一些内容,准备万一买不到就采取笨办法——复印。

一天我遇到位同事,他夸口说什么书都能搞到,我便托他买一本《复活的圣火》。一个月后,他果然在北京的一家小书店里买到了。我欣喜若狂,对这位本事大的人左谢右谢。回家就在扉页题上自己的名字和“1998.4.7喜得宝书”几个字。然后把借庞先生的那本到邮局挂号寄回。从此,我的书桌上放着属于自己的那本宝贝书,可以在我认为重要的内容上画出红色标识了。

过了几天,在我们学校对面的小书店看到一排《复活的圣火》。女老板告诉我这是刚进的。我顿足道:“书都出版一年半了,你们怎么才进?如果早到几个月,该省去我多少事啊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